subline使用教程 及常用插件
subline快捷键
常用快捷键
Key | Function |
---|---|
ctrl + n | 新建文档 |
ctrl + d | 多重选词 Ctrl + k 跳过,Ctrl + u 回退 |
alt + F3 | 快速选中所有匹配项 |
Ctrl + Shift + N | 创建一个新窗口 |
Ctrl + W | 关闭当前标签 |
Ctrl + Shift + T | 恢复刚刚关闭的标签 |
Ctrl + j | 合并成一行 |
Ctrl + Shift + F | 开启多文件搜索&替换 |
Ctrl + R | 显示类、方法、提纲 |
选中 +(Fn)+ F12 | 快速定位到方法定义处 |
ctrl + g | 跳转到指定行 |
在Ctrl + P | 查找文件 @symbol 跳转到symbol;:12 跳转到12行 |
shift +(Fn)+ F11 | 切换勿扰模式 |
Alt + Shift + 2 | 进行左右分屏 |
Alt + Shift + 8 | 进行上下分屏 |
ctrl + ` | 打开控制台 |
ctrl + shift + p |
添加快捷键配置
ctrl + shift + p → key binding → user
添加subline到环境变量
- 使用win + R 输入sysdm.cpl打开系统属性
- 选择高级 → 环境变量 → 编辑Path → 添加subline安装目录
subl xxx.html //使用Sublime Text打开xxx.html文件 subl folder //使用Sublime Text打开folder文件夹 subl . //使用Sublime Text当前文件夹
常用插件安装
插件 | 作用 |
---|---|
Emmet | ——Emmet 官方提供Sublime Text展 |
SublimeLinter | ——代码校验插件,支持 HTML、CSS、JS、PHP、Java、C++ 等16种语言; |
HTML5 | ——HTML5 bundle for Sublime Text 2; |
Alignment | ——代码对齐插件; |
BracketHighlighter | ——括号高亮匹配; |
Git | ——整合 Git 功能的插件; |
jQuery | ——代码智能提示插件; |
LESS | ——LESS 代码高亮插件; |
JsFormat | ——JavaScript 代码格式化插件; |
Tag | ——HTML/XML 标签缩进、补全和校验; |
LiveReload | ——让页面即时刷新; |
Pretty JSON | ——JSON美化扩展; |
Can I Use | ——查询 CSS 属性兼容情况; |
CoffeeScript | ——CoffeeScript 代码高亮,校验和编译等; |
ColorPicker | ——跨平台取色器插件; |
- Git:方便我们在Sublime中提交博客。
- MarkDownEditing:在Sublime中编辑MarkDown文件。
- MarkDownPreview:在浏览器中预览MarkDown文件效果。
- SublimeTmpl:可以生成MarkDown文件模板。
- Evernote:保存文件到印象笔记.
配置Evernote印象笔记环境
Evernote插件
- 用Sublime的PackageControl安装Evernote
- 设置Sublime与印象笔记做关联
国内用户打开印象笔记链接 国际用户打开Evernote连接 点击点击 Create a developer token。
打开 Preferences > Package Settings > Evernote >Settings - User 在文件中贴入如下内容
{ "noteStoreUrl": "", "token": "" }
noteStoreUrl和token值为之前打开的页面的上的值。保存。
测试是否成功:通过ctrl + shift + p → 打开命令窗口,输入Evernote,点击Evernote:list recent notes,看到最新笔记,则说明授权成功
快捷键配置
ctrl + shift + p → key binding User,写入内容:
[
{ "keys": ["ctrl+e", "ctrl+o"], "command": "open_evernote_note" },
{ "keys": ["ctrl+s"], "command": "save_evernote_note", "context": [{"key": "evernote_note"}, {"key": "evernote_has_guid"}] },
{ "keys": ["ctrl+s"], "command": "send_to_evernote", "context": [{"key": "evernote_note"}, {"key": "evernote_has_guid", "operator": "equal", "operand": false}] }
]
意思是,按ctrl+e, ctrl+o后,会打开印象笔记,按ctrl+s会将笔记保存并且同步到印象笔记。
常用命令
Evernote: New empty note 创建笔记 Evernote: Search note 搜索笔记
配置 Markdown 环境
1. MarkdownEditing 插件
MarkdownEditing是Markdown写作者必备的插件。
快捷键
command + option + k //mac插入链接
win(田字键) + ctrl + k //win 插入链接
command + shift + k //mac插入图片
win + shift + k //win插入图片
shift + ctrl + b //插入————线
MarkdownEditing在Windows下面的快捷键需要自行根据Default (OSX).sublime-keymap中的内容进行修改,添加到Default (Windows).sublime-keymap中。
快捷键 | 描述 |
---|---|
Ctrl+Win+V | 选中的内容将自动转换为行内式超链接,链接到剪贴板中的内容 |
Ctrl+Win+R | 选中的内容将自动转换为参考式超链接,链接到剪贴板中的内容 |
Ctrl+Alt+R | 弹出提示框插入一个参考式超链接,在提示框中输入链接内容和定义参考ID3 |
Ctrl+Win+K | 插入一个标准的行内式超链接 |
Win+Shift+K | 插入一个标准的行内式图片(此快捷键可能与输入法有冲突) |
Ctrl+1 至 Ctrl+6 | 插入一级至六级标题 |
Win+Alt+i | 选中的内容转换为斜体 |
Win+Alt+b | 选中的内容转换为粗体1 |
Ctrl+Shift+6 | 自动插入一个脚注,并跳转到该脚注的定义中。 |
Alt+Shift+F | 查找没有定义的脚注并自动添加其定义链接 |
Alt+Shift+G | 查找没有定义的参考式超链接并自动添加其定义链接 |
Ctrl+Alt+S | 脚注排序 |
代码片段 code snippet:
输入 "mdi + tab" 会自动插入下面的图片标记

输入 "mdl + tab" 会自动生成下面的链接标记
//mdl + tab
[](link)
Jekyll中开启对fenced code高亮的支持,只需要在_config.yml中,增加下面这句代码就OK了。
markdown: redcarpet
2. Monokai Extended & Markdown Extended (一套语法高亮方案)
//安装后配置:
Preferences
→ Color Scheme
→ Monokai Extended
→ Monokai Extended Bright
3. TOC目录插件
MarkdownTOC可自动生成目录大纲。
安装完后配置: 打开 Preferences -> Package Settings -> MarkdownTOC -> Setting - User,键入以下配置:
{
"default_autolink": true, //目录以链接形式呈现;
"default_bracket": "round", //链接以圆括号包裹;
"default_depth": 0 //目录深度配置,0表示无限。
}
生成目录: 点击 Tools -> MarkdownTOC -> Insert TOC
4. 表格增强插件
Table Editor 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工作量。
第一种:
输入:
|||
|-
然后:
tab键
第二种:
|||
|
ctrl +
5. 游览器预览插件
1. markdown preview插件
安装方法:
sublime->preference->package control->install package->markdown preview
配置文件
{
"parser": "github",
"build_action": "browser",
"enable_mathjax": true,
"enable_uml": true,
"enable_highlight": true,
"enable_pygments": true,
"enabled_extensions": "github",
"enabled_parsers": ["github"],
"github_mode": "markdown",
"github_inject_header_ids": true,
"enable_autoreload": false
}
**配置说明:**
//* 设定渲染样式为 github,
//* 渲染结束后用浏览器打开,
//* 开启 uml、mathjax、pygments 等支持,
//* 保证 heading 的 id 与 heading 内容一致,也就与 MarkdownTOC 生成的一致,也就恰好能够锚点定位。
//* 关闭 autoreload,否则每次保存 ,都会渲染一次。
使用方法:
//从游览器预览:
ctrl+shift+p -> markdown preview : preview in browser
//导出html文件格式
ctrl+shift+p -> markdown preview : Exports HTML in subline Text
代码注释
@key desc格式来书写,常用的关键词有:
关键词 | 描述 |
---|---|
@auhor | 作者 |
@param | 参数 |
@example | 示例 |
@link | 链接 |
@namespace | 命名空间 |
@requires | 依赖模块 |
@return | 返回值 |
@version | 版本号 |